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,一度使得这三大势力难解难分,互有攻伐,维持着相对均衡的状态。若将这一历史背景放在今天来看,东吴的经济应该可以称得上相当强盛,尤其是在南方的资源潜力尚未完全开发的情形下。然而,尽管东吴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,但因南方经济尚未真正兴起,其战略地位的优势却未能在当时得到彻底的体现。随着诸多因素的交织,孙权去世五年后,他的外孙却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做出了背叛东吴、投降曹魏的决定,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他做出如此选择呢?
孙权一生凭借父辈和兄弟们的共同努力,稳固了东南的基业,直到他去世,都未曾动摇。由此可见,孙权并非普通之辈。年少时,他聪慧而机敏,15岁便出任县长,步入政坛。随着年纪渐长,他经历了多次权力斗争,却始终能巧妙地化解这些难题。青年时期,孙权逐渐崭露头角,带领部队征战沙场,周瑜等名将也都是他的得力干将。在孙权的指挥下,李术、黄祖等一系列敌对势力纷纷被消灭,为东吴的稳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展开剩余80%在三国鼎立的时代,孙权参与了无数重大战役,他的一些军事谋略至今仍被后人津津乐道,成为战略研究的经典。在不断扩展自己势力的过程中,孙权最终称帝,建立了吴国,开始了他在东南的宏图伟业。无论是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,还是通过屡屡打败敌军,孙权都证明了自己的睿智与决断。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居然有一个投降曹魏的“背叛者”外孙。尽管生前他能够应对诸多挑战,但他死后所留下的种种后遗症,却无法再干预。
252年,孙权病逝,仿佛一颗星星陨落,带走了吴国的精神支柱。孙权去世后的东吴,随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内乱。这样的混乱局势不仅令吴国内部纷争不断,也引来了魏、蜀两国的频繁骚扰和挑衅。局势的动荡不安,使得东吴的边境形势愈加紧张。
在孙权去世后的混乱中,继位的孙亮年仅十岁,显然难以稳住朝局。权力的真空使得权臣孙綝趁机掌控了朝政。国家局势一度风雨飘摇,民心不稳,治理国家的能力也显得极其薄弱。面对这一局面,孙权的外孙——东吴名将全琮之子全怿,在外公死后选择了为自己谋划未来。他开始思考如何脱离困境,并早早做好了应对措施。
全怿虽然早有心计,但他深知自己作为外孙,背叛外公的决定一定不容易做出。然而,面对眼前的政治困境,他意识到如果再继续待在东吴,或许自己的前途就此断送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,他最终决定在孙权死后五年,带领军队投降曹魏。尽管内心充满了不甘,他也明白自己不得不做出这个艰难的选择。
全怿自幼在东吴权力核心中成长,家族在东吴拥有极大的势力,他本身也是一个才俊。在军中崭露头角后,他深得孙权的信任,甚至娶了孙权的女儿孙鲁班为妻。原本,这样的家庭背景不可能出现背叛的情况。然而,随着孙权的去世,东吴朝政逐渐被权臣所掌控,孙亮年幼、无力抵抗,使得全怿的处境愈发复杂。虽然当时全怿仍在军中拥有一定的权力,但在权臣专政的背景下,他的影响力却逐渐被削弱。作为外孙,他曾深得外公宠爱,然而,随着孙权的去世,权力结构发生了剧变,自己也不得不低头听从他人的指挥。
面对这种从高处跌落的变化,全怿的内心难免产生了强烈的不平衡。虽然他依然忠诚于吴国,但外公去世后,权力的更替和朝政的不稳让他深感困惑与愤懑。曾经为家国打天下的他,如今不得不为别人打天下,这种心态的转变对他来说是一次极大的挑战。即便最终听从了上级命令,但他内心的失落与不满却始终挥之不去。
孙亮与孙鲁班谋划诛杀权臣孙綝的事情虽然极为秘密,但天下事无不透风,最终消息泄露,孙綝得知后勃然大怒。由于他无法直接对抗太子孙亮,便愤而发动兵变,将孙亮废除,并将公主孙鲁班贬谪。正值此时,曹魏爆发叛乱,请求东吴援助,而全怿则被派往外地作战。因为全家大多随他外出,导致其母和家人被迫搬迁,暂时陷入了困境。
待全怿归来后,得知权臣对其家人的迫害,内心的愤怒和危机感愈发强烈。他深知,若再继续留在东吴,自己的家族随时可能被权臣清除。为求自保,他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:带着自己的母亲和全家人投靠曹魏。这个决定虽然让人觉得有些不光彩,但在当时的情势下,却是一种现实的选择。
全怿带着军队投靠曹魏的举动,实则是为自己寻求一条生路。投靠曹魏不仅能为家族寻得庇护,还能为自己保住一线生机。毕竟,孙亮已被废,东吴的权力斗争仍未平息,若继续留在吴国,等待他的只能是更加不安定的局面。此时,魏国正处在攻势之中,若全怿能够带兵投效,必能削弱东吴的实力,使得曹魏在这个时机抓住打击权臣的良机。
全怿的投降并非背叛,而是在大局下的无奈之举。若继续留在吴国,他必定不能获得重用,反而只能压抑自己内心的愤怒,苟且度日。与其如此,不如带着军队一走了之,给自己和家族找一个出路。最终,这一选择得到了验证,曹魏接纳了他,而全怿也在魏国获得了应有的奖励,家族得以安稳生活。
从全怿的投降可以看出,他并非一味的离经叛道,而是为了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中,为家族和自己谋得一条生路。身处吴国时,他无法改变既定的权力格局,只能选择放弃那已经无法挽回的未来,做出一番最具现实意义的决策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